新闻综合

喜报:我校党政办公室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赵震乾荣获 “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时间:2021-07-15  点击:    来源:

近日,为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凝聚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表彰了“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我校党政办公室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赵震乾荣获“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情系乡梓、勇挑重担,一腔热血扎根基层

赵震乾,男,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汉族,现任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党政办公室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4年,在接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公室关于内蒙古自治区扶贫攻坚工作“三到村三到户”的通知》的一纸文件和学校党委的一声令下后,赵震乾义无反顾接受组织的安排,带领由中青年干部、学校业务骨干五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队,作为扶贫工作队队长,一头扎进了脱产专职负责和承担学校脱贫攻坚的任务当中去。

如今,赵震乾在脱贫攻坚战线工作已7年有余,驻村的条件很艰苦,每年驻村都在200天以上,他是冲锋在前的拼命三郎,但从未向党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时刻用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走遍了兴和县张皋镇张皋村十三个村,履职以来,他舍小家,顾大局,严守各项纪律,扎实工作,团结张皋村两委班子,背靠组织这棵大树,本着扶真贫、真扶贫的态度,以满腔热情投身脱贫工作。

上下奔走、多方筹措,换得干群鱼水情深

本着“精准帮扶,服务到位”的工作理念,赵震乾带领驻村工作队走村入户、实地调研、了解民情、收集资料,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地。针对张皋村中心小学教学条件较差的情况,赵震乾向学校申请,为每位学生订做了春季、冬季校服,购买了学习所用文具,更新了广播音响设备,并为中心小学送去两台教学用电子琴和10颗比赛专用足球。为提升小学校园的安全防护,他积极筹措,为中心小学安装了全新高清彩色监控系统,增设了照明设备。为解决住校教师和离家较远的学生吃饭问题,他请来施工队伍,与他们同吃住同劳动,抢班加点地完成了新食堂的建设。

他是有求必应“贴心公仆”,帮扶村的一名村民曾向扶贫驻村工作队提出求助,他的孩子部队复员后,因为是农村兵,没有安置卡,也没有工作,又在2013年被诊断为尿毒症患者,需要靠透析来维系生命,各项医疗费用已花去50多万元,且大部分是借款,家庭生活已陷入困境。得知此事后,正值假期的赵震乾迅速和学校联系,当天往返两地,将校团委临时组织筹得的爱心捐款4000元钱亲手交给了孩子的父母。正是这些有真情、接地气、暖人心的举动,让驻村工作队赢得了村民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戴。赵震乾总是说:“做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做事要对得起党的栽培,组织上把重任交给我,我就要多给村里人办点实事。”这是他对这份工作朴素的表白,也是他作为一个共产党员铮铮的誓言。

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大力实施教育帮扶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教育。张皋村偏僻落后,村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赵震乾同志以被帮扶村文化教育为突破口,结合电大属成人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先天优势,在校党委的重视与支持下,实施教育扶贫。

强班子才能“摘帽子”。在学校领导、乌兰察布市电大与兴和县委组织部的共同支持下,赵震乾同志多方协调,最终从10个免费上专科的名额里争取了3个,用于提升两委班子和党员们的整体素质及文化修养。为使村支部各位党员能够深入了解党的规章制度,及时掌握国家针对新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赵震乾又联系学校为帮扶村党员活动室捐助电脑、投影设备,搭建网络教育的信息桥梁。他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抓班子、带队伍、优环境的做法,树起了班子形象,凝聚了发展共识,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按照学校帮扶计划,赵震乾组织协调,专门邀请学校霍建平教授、焦瑞枣博士等业内资深的学者专家,来帮扶村为村民和党员干部举行法律知识讲座,做科技种植高产马铃薯、庭院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培训,深得好评。学校青年教师也依照安排分批来到张皋村中心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提升中心小学的教学水平,丰富学生的教学内容,受到了中心小学老师和学生的一致欢迎和好评。

此外,我校还赠送了价值10万元的各类书籍近四千余册,在镇文化大院成立了电大书屋,供村民学习参考。同时又在文化大院成立了农村社区大学,面向全镇居民开展农村法制教育、农业技术推广以及提升居民素质的终身教育。

2020年全村139户,355人实现脱贫,人均纯收入已达到9371元。

使命在肩,征程在望。在举国庆祝建党100周年的日子里,赵震乾和他的队员们依旧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践行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信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宣传部 供稿)

上一条:我校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下一条:我校老年开放学院获赠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