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7日,我校2024年全区办学系统45周年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呼和浩特市胜利召开。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武秀珍,二级调研员冯强,学校原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志平,学校原党委副书记、校长赛音德力根,校党委书记黄海,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春,党委副书记马桂英,党委委员、副校长贺希格吉雅,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建茹,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郭海军等出席大会。党委副书记马桂英主持会议。

武秀珍在致辞中对我校45年来为扩大教育机会、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她指出,办学45年来,内蒙古开放大学始终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始终秉持“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敬学广惠、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她强调,内蒙古开放大学要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黄海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党委和全校教职工对莅临座谈会的领导、嘉宾、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向指导支持内蒙古开放教育的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国家开放大学,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学校的全体教职工、所有关心支持内蒙古开放大学发展建设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深情回顾了学校45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学校45年来的办学成就及办学经验,并指出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学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发挥体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教育强国、教育强区建设历史新征程中找准坐标,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终身教育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要牢牢把握办学的正确方向,要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开放教育。要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思想建设为基础,以“开大e先锋”党建品牌创建为牵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要扎根北疆、服务大局,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围绕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锚定“闯新路、进中游”的发展目标,面向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学习型社会建设新需要,面向学习者多样化个性化新需求,以更高站位、更宽领域、更高质量、更深协同,持续推动学历继续教育创优提质和非学历教育服务社会效能提升,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努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全力构建具有北疆特色的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快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强化体系命运共同体建设,以建校45周年为新起点,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开放大学的发展目标,需要凝共识、聚合力、开新局,举体系之力,提出新思路,研究新方法,拿出新举措,总结新经验,健全办学体系内共建共享共发展的新机制,发挥协同效应和规模效益,构建开放大学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周秀清教授作为在岗三十年教师代表发言。学校优秀校友代表王玲玲、在校生代表陈巧玲、盟市分校代表乌兰察布开放大学党委书记于金旺先后作热情洋溢的发言。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贺希格吉雅宣读《关于对全区开放大学系统从教30年在岗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的通知》,校领导为教师代表颁发了荣誉证书。

刘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45年来,内蒙古开放大学积极发挥独特的人才培养职能,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和开放教育办学系统优势,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需求,在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新时代新征程,对标对表国家和自治区对终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一步学校还面临着许多改革发展任务,一是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事业发展正确航向。学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二是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始终坚持服务建校、体系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特色亮校理念。统筹完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要激发内涵发展新动能,实施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全要素改革。以教育数字化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积极探索数智赋能自治区学习型社会建设,努力建好用好智慧化学习和管理服务平台及内蒙古终身教育平台。紧扣建设教育强国目标,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健全数据驱动质量保障体系。四是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要主动布局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业,因地制宜积极建设紧缺急需、特色品牌专业。要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发展,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形成巩固应用型办学优势特色。五是要积极探索创新,加快构建服务终身教育体系。要推进职普融通和各类学习成果认证积累转换。培育社区教育品牌,研发社区教育精品课程和优质资源,打造全区示范性老年健康艺术体验基地,完善多级老年教育办学网络,促进残疾人终身学习机制建设,担当构建起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的使命。
校党委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学校全体教职工、全区开大体系各盟市开放大学代表共计300余人现场参会。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