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堂,7月1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专题研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由思政教研室主任韩菲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兼职教师参加,同时邀请各盟市分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在线上参与交流研讨。

思政教研室主任韩菲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气势恢宏,回顾了我们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阐述了伟大的建党精神,是对百年党史的深刻总结和理论阐释。作为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研究其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找准有机融入课程的结合点,强化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教学部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姝琼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庆祝大会现场震撼人心的画面、洋溢在中国人脸上的自信与自豪,就是一部最深刻、最生动的思政课教材,就是一门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最有教育意义的思政课程。

各盟市分校教师通过线上形式积极参与研讨。呼伦贝尔分校肖凌峰教授表示,从教学实践出发,思政课教师应该反复研读“七一”讲话,深入领会其中的精髓,把“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指南针,使青年学生心中根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种子,引导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成为听党话,跟党走的时代新人;乌兰察布分校卢敏老师认为,作为青年教师,我们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规范师德行为,用红色基因铸师魂,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电大思政课教师。
校部教师张楠、邱图雅日拉、李欣、乌雅汗、刘佳丽分别分享交流内容,她们一致表示,作为青年思政课教师,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教学中,要将课堂教学打造为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第一课堂”,锻造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知识链”,应始终贯穿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紧密结合,将年轻人的关注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部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春辉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要深度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他对各位教师的发言做了点评和总结,并就如何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融入思政课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原原本本的学,完整、准确地理解讲话的精神实质,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二是要认真研究,针对开放大学教学特点,找到教学共识,润心启智,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融入广大师生的心田;三是砥砺前行,增强师德师风,发挥专业特长,提升教学效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
(教学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