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兰察布广播电视大学按照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历教育项目办学要求,主动协调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领导统筹关系,在乌兰察布全市农村牧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历教育,招收和培养全市嘎查村“两委”干部、嘎查村级后备干部、农村牧区致富带头人和青年农牧民累计达2087人,有效解决了全市嘎查村基层组织干部专业学历偏低、工作能力不足、示范引领作用差等问题。

乌兰察布电大是乌兰察布市唯一一所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学校。2020年,乌兰察布电大协调市委组织部实施了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第二个“五年计划”,同时承担了内蒙古开放大学《“一嘎查村(社区)班子一名大学生”培养行动方案》项目,对全市农牧区“四类人员”开展学历教育,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学校根据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实际需求,发挥覆盖全市11个旗县市区的系统办学优势,开设农作物生产技术、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社会工作、法学等11个专业的学历教育。并积极争取内蒙古开放大学和乌兰察布市委组织部的政策支持,免费为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学历教育的学员提供教学服务,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
为了方便学员就地入学,乌兰察布电大制定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历教育招生手册,从各旗县市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招生,到学员报名注册成功,严格执行一整套严谨规范的工作流程。学员入学后,学校及各旗县市学习中心配备相应的教师进行管理,辅导学员学习,为学员解答疑惑,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乌兰察布市电大系统采取“互联网+”现代远程教学手段和线下面授辅导等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组织学员自主学习、网上学习、集中授课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校部组织优质师资队伍,开展“送教下乡”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教学资源合理化配置,切实满足了学员就地上学的需求。为满足其学员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和各旗县市学习中心分别在乡村牧区建立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如集宁区马连渠乡十大号行政村、凉城县六苏木镇红旗马场村民委会、卓资县十八台镇黄旗滩村委会、察右中旗科尔布镇得胜村委会、四子王旗忽鸡图乡庙后行政村等,完善了开放教育“网上学习+面授辅导+实践教学”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夯实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对于参加学习的学员,修满规定专、本科规定的毕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颁发经教育部给予电子注册的国家开发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村牧区“两委”干部年龄老化、基层组织人才短缺、后继乏人等问题,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了嘎查村干部的学历结构,为农村牧区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现任卓资县黄旗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志龙,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2019届 “农村行政管理”专科毕业生。在具体工作中,他深感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和继续提升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又于2020年9 月续读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区域管理”本科专业。他学以致用,立足平凡岗位,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把党建工作契入“为村”平台,开启了用数字化推进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作为基层党员代表,薛志龙先后被评为市级、自治区级优秀共产党员,推选为乌兰察布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乌兰察布电大秉持“敬学广惠,有教无类”开放教育理念,立足“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先后荣获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先进单位”,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2022年春,乌兰察布电大将遵循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历教育办学宗旨,深入贯彻“创优提质”战略,把握新发展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践行“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建设乌兰察布开放大学”为目标,发挥系统办学优势,加强教育资源统筹,提升教学实践水平,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为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培养更多的“留的住、用的上、信得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乌兰察布电大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