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了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城市名单,包头市成功入选全国126个学习型城市网络,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获此殊荣的城市。这不仅是对包头市多年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更为城市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建设是教育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城市引领、城乡一体,逐步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社会环境。包头能够跻身这一全国网络,标志着包头市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包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市教育局依托包头开放大学开展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整合包头市职业院校、老年大学、旗县区开放大学(学习中心)等全民终身教育资源,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的多级全民终身教育服务网络。通过完善市、旗县区两级开放大学一体化办学机制,逐步覆盖全市71个街道(乡镇)和800余个社区(村),最终达到覆盖城乡、吸纳全民、便捷高效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整合各类文化、教育、社区资源,打通终身学习的“最后一公里”,让学习真正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这种体系化的建设确保了学习资源的均衡分配和广泛覆盖,为全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截止到2024年,累计组织超过18万人次城乡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与终身学习,营造出全民参与、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随着体系建设的完善,一系列成果转化迅速落地。2025年1月,为充分展现教学成效,包头市教育局主办、包头开放大学承办全民终身教育教学成果展演,来自全市各个年龄段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等350余名教师和学员生动呈现了丰硕的教学成果。

为持续优化教育服务质量,2025年4月,包头开放大学组织全民终身教育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提升班,来自全市财政、教育、街道、社区等相关单位的13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共同探讨各旗县区、试点职业院校全民终身教育工作思路和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终身教育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包头市全民终身教育活动的开展,提升全民终身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

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成型后,市教育局注重总体谋划与基层开发良性互动、有机结合,包头开放大学从各旗县区实际出发,推进全民终身教育特色发展,形成“一县一品牌”。昆都仑区基础教育资源丰富,重点开展家庭教育工作,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生态。达茂旗针对老龄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重点建设老年教育体验基地,满足广大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白云鄂博矿区结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矿区职工终身教育基地,充实地区产业技能人才。九原区的富力社区作为社区教育的示范性基地,围绕“一老一小一普”(老年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全民终身教育)打造三大品牌矩阵,形成“15分钟社区学习圈”,通过合理布局教学资源,成为居民家门口的“终身学习加油站”。

在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城乡均衡发展进程中,包头市教育局立足实际,积极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实践。2025年6月,在包头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组织了“全民终身学习进乡村”活动,要求相关参与单位组织优秀教师在辖区内乡村(社区)举办至少一场讲座,将公民素养、人文艺术、家庭教育、运动健身等教学项目送到乡村(社区)。固阳县建设乡村终身教育示范性体验基地,打造集学习、实践、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平台,为乡村居民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石拐区、土右旗结合自身特点分别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全民终身教育示范基地。
本次入选全国学习型城市,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为包头市打造教育高地提供了新的动能。包头市将继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让学习成为城市风尚,让每一位市民都能在学习中点亮梦想、成就未来。
(包头开放大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