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群星闪耀开大人|敬业之星---张彦 : 躬耕笃行撷芬芳 初心如炬担使命

时间:2024-04-12  点击:    来源:



张彦,女,汉族,现任内蒙古开放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计算机专业讲师。2007年进入内蒙古开放大学(原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工作至今。曾多次获得内蒙古开放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务管理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新学期伊始的内蒙古开放大学,入眼尽是春意盎然,处处给人明朗之感。漫步校园,迎面走来的这位身着浅色卫衣、留着清爽短发、粉面丹唇的教师,正是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张彦。“喂,您好。这里是内蒙古开放大学教务处,您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 “把要上报给国开的材料发我吧,再核实一遍。”“培训会组织开展好,咱的教务工作就能更有底气。”一走进学校教务处,就会被一幅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包围,而被种种事务包裹着的张彦,却也乐此不疲。

2007年,张彦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大学期间她一边认真学习,锤炼过硬专业本领,一边积极追求思想进步,递交入党申请书。“可能就是那个时候,我的心中产生了:成为一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老师的质朴愿望。”她毕业的时候,正值勃勃生机的21世纪初,国家的数字化信息发展紧锣密鼓,家乡的教育技术改革蓄势待发,检验她自己学有所长的时刻到了。她决定顺应教育技术发展的大潮,跟着家乡发展的脚步向前走,考入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成为一名远程考试科的教务老师。“我能在专业对口的高等教育发展中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倍感荣幸!”花落花开、物转星移,作为年轻的80后教育工作者,从这个新学年算起,已经是她在开放教育这片沃土中耕耘的第17个年头了。“实事求是地讲,我总是把业务工作摆在最优先的位置,然后才是其他相对重要的事情。不是要标榜自己有多敬业而是我必须践行当初从事这个行业的初心,对得起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良心。”张彦坚定地说。



教务工作是一个没有耐心和毅力很难常年坚持下来的工作,是一个既有常规业务协调开展又要常学常新的过程。这十七年的林林总总,张彦讲得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但从与她年轻面容较不符的两鬓微白的头发中,其中不易,也可窥见一斑。“白头发这东西别人能看见,我自己又看不见”。张彦开玩笑地说。在执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她充分调研、仔细研究,结合教学部门反馈的实际情况,通过数据的对比和对发展实际的研判,为我校合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在具体的工作中,她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我们干的就是不能出错的事情。看似一个小小的错误都能引起一个很大的问题。课程设置少上一学分,学生就无法按时毕业分数高于毕业规定,办学单位的开销就增大了,造成资源浪费。”张彦说道。“以前我觉得教务工作创新很难,它看起来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管理,最终形成合规闭环的工作。后来随着经验的积累,我发现可以有优化的方式。”张彦继续说道:“17年了,教务工作对我而言,还是很有新鲜感。我在一线工作中见证着它越来越科学性,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能给我们的师生提供便利的时候,那种成就感也是油然而生的。”



教务管理是一个需要和各部门打交道的工作,凡是和教务工作有关系的地方,张彦她都会主动去学习、研究、思考。她会经常关注全国各地开放大学的新媒体平台,学习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的经验,并且也和不少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很多业务上面,虽然我们相隔千里,但是我们共同探讨,友好交流,提升了各自的工作效率。”张彦说道。2020年,她的论文《学分银行助推终身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思路——以构建内蒙古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例》在第七届内蒙古终身教育论坛征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她凭借着多年的教务管理经验和在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工作部借调的经验,意识到学分银行对建设内蒙古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她创新性地提出研究思路。谈到研究灵感时,她谦逊地说:“科研不是我的强项,这也是我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但我相信,只要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紧紧围绕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工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一定能写出有现实意义的论文。”



展望未来,张彦有了新目标:为教务管理工作插上“数字化翅膀”。她满怀期待地说道:“我们要办数字化大学,肯定也需要数字化教务,我们教务老师还是要不断探、摸索、改进工作我信心满满,也一直在路上!


(党委宣传部 供稿)



上一条:习近平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24年)

下一条:【国家安全】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