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群星闪耀开大人|敬业之星——刘保维 扎根戈壁 点亮教育微光

时间:2024-05-31  点击:    来源:

刘保维,男,汉族,现任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办公室主任,机电专业讲师。曾获全国教育系统教育教学成果大赛二等奖内蒙古开放大学系统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及阿拉善广播电视大学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1987年的深冬,刘保维出生在腾格里沙漠腹地一个叫额尔克哈什哈的地方,自幼生活在牧区和农区之间,往来奔波求学。从大专毕业到大学本科,从金牌蓝领到人民教师,从软件工程师到办公室主任,逐梦的这条路,他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他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求索精进,练就过硬本领,努力进入教育行业深耕。他从技术技能培训入行,在职业教育耕耘成长,在开放教育中生根发芽。



翻开刘保维的履历,里面写满四个字:奋斗不息。“初入社会时,我只是一名身无长物的普通大专毕业生。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能逆袭成为大学教师。”刘保维回忆道。让自己不断“升值”,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件大事。学生时代的刘保维就在动手操作上崭露头角,他可以在学习完电磁知识后的某天下午自制一台简易小型电机设备,后来因兴趣使然,他进入了河北工业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就职于天津一家知名的交通设备制造类外企。可现实却不如人意,学历的限制、生活的压力、对故乡的牵挂,都使得他无法实现自我价值。于是,他一边工作,一边选择进入高水平计算机软件专门学校进修。学习期间,他不仅更懂专业,开阔了国际视野,也学会了更加有条理、成体系地思考与实践。这期间他的文化水平也逐渐提升,考取了不少专业领域“含金量”较高的技能证书,使自己变得更有社会竞争力。天道酬勤,力耕不欺。“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而我准备好了!”刘保维说道,“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我的家乡阿拉善地区的职业学校,需要能掌握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工匠型教师,所以当工作机会出现时,我有把握抓住它,便自此开启了教师生涯。”刘保维感慨地说道。



十三载春秋,四千个日夜,当初那个初入教坛的实习指导教师成为当之无愧的大学讲师。作为一名爱岗敬业的人民教师,刘保维在教学的这条路上卓越攀登也收获满满课堂上传授知识的他,风趣幽默、干货十足,实验室指导实践的他,基本功扎实、技术一流,班级事务管理中的他耐心细致、认真负责。截至目前,他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他在教学中是一位学生喜爱的满分教师,在行政工作中也是值得信任的好同事,被大家亲切地称作“万能的保维”。“因为我个人理工科专业的原因,我充当起了学校的‘技术顾问’。”刘保维风趣地解释道,“我被需要,这是幸运也是信赖。大家在数字化办公事务和计算机考务工作愿意问我,我也乐意去帮他人解决问题。”



作为阿拉善电大的办公室主任,刘保维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真抓实干他以服务群众理念为指引,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办公室业务工作,量大而繁琐,需要和各部门进行衔接与配合他始终要求自己及部门工作人员“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坚持“及时处理好临时性事情、计划安排好常规性工作”。他在业务工作中从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不无中生有,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作为学校党支部宣传委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主动承担了大量基层党务工作2021年,他所在的党支部被评为阿拉善盟“最强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前方路正长,漫漫亦灿灿,他全力倾注教育事业,展现着“奔跑起来,就会有风”的奋斗人生。谈到未来职业发展时,刘保维动情地说:“苍天般的阿拉善是我的家,从十几年前回来就没想过离开,我会坚守初心,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愿如胡杨,扎根边疆!”


党委宣传部  供稿


上一条:【党纪学习教育】收藏起来时时对照!六项纪律“负面清单”之生活纪律篇

下一条:周秀清名师工作室|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