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当前,全球治理和发展面临新挑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布的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中提出,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和共同利益,各国要加强研究创新、全球团结与国际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的时代趋势,顺应互联互通的世界发展大势,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而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无疑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坚持以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和多边组织的合作为抓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新文明观,开启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新篇章。彭丽媛教授应邀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积极推动世界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发展。2018年以来,我国深入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倡议、重要议程、重点计划,为全球人文治理作出中国贡献;积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实支持;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等高级别国际会议等,围绕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国际热点和前沿议题,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形成了《保护和促进世界语言多样性岳麓宣言》《福州宣言》等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成果性文件;全面参与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合作和教育援助,为应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教育挑战、创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教育治理机制,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着眼未来,搭建数字平台,展现中国智慧——
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举办第四届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北京共识》成为相关领域首份重要指导性文件;我国发起并成功主办2023年和2024年两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2023年聚焦“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共同探讨通过数字教育变革应对全球教育危机,2024年聚焦“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共同探讨数字教育的实践与创新,通过教育数字化促进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大会还成立了世界数字教育联盟,上线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积极推动全球数字教育变革与发展。
2023年和2024年成功举办两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2024年通过联合国机构、二十国集团(G20)、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合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平台,分享我国数字教育标准、规范和最佳实践;担任联合国儿基会“公共数字学习门户”项目全球牵头国家相关工作……一连串活动对积极发出数字教育的中国声音,主动讲好数字教育发展的中国故事具有重要意义。
面向世界,参与核心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围绕教育减贫、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全球性议题,我国主办金砖国家教育部长会议、成功举办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大会、积极筹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搭建全球性高端教育合作平台,为全球教育治理提出中国方案。
深入参与《承认高等教育相关资历全球公约》《开放式教育资源建议书》《开放科学建议书》《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等一系列重要国际规则制定工作,与该组织合作起草并发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报告》,为全球人文治理作出中国贡献。
为推动全球教育公平,与教科文组织于2015年合作设立女童和妇女教育奖,与此前双方合作设立的孔子教育奖、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等在保障受教育权,特别是女童和妇女受教育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产生良好示范激励效应。数据显示,迄今已有17个国家的项目获女童和妇女教育奖,32个国家的47个项目获孔子教育奖,来自14个国家的24个项目获得文晖奖。
为提升全球教育质量,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连续实施三期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信托基金项目,惠及12个非洲国家、3万多名教师和1万多名非洲青年,在支持提升非洲教师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项目国欢迎。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长城奖学金,30年来资助700多名发展中国家青年学生学者赴华学习和研究。
聚焦发展,勇担国际角色,展现中国力量——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2030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议程实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担任该行动指导机构——2030年教育高级别指导委员会成员,我国代表还担任2030年教育监测指标技术合作组和教师工作组等工作机制成员。怀进鹏多次出席委员会会议,参与制定全球教育议程,推动全球教育变革,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STEM教育成为撬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杠杆。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标志着教科文组织一类中心首次落户中国,意味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彰显中国大国担当。新的研究所必将汇聚全球智慧与力量,推动STEM教育不断迈上新台阶,为加速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中国教育将继续敞开胸襟,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世界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