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卓尔不群源于平凡坚守,典型引领带动群星闪耀。内蒙古开放大学系统2025年度“群星闪耀开大人”典型人物来自全区各盟市分校、直属学习中心、校部各部门及学院,共有53名教职工和学生荣获此项殊荣。他们以素养为基、专业为翼,乐于奉献、勇于担当,书写着属于开大人的奋进篇章。即日起,内蒙古开放大学将在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报道本批典型人物的杰出风采,回顾他们的突出事迹,倾听他们的心得感悟,共同见证学校“十四五”时期教学、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成果,见贤思齐、向榜样学习,展望未来,共同擘画“十五五”新蓝图!

韩慧玲
乌兰察布开放大学
韩慧玲,女,汉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开放大学乌兰察布分校第三党支部纪律委员,财务科主管会计,中级会计师。曾获乌兰察布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优秀教师”“迎评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区开放大学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微课程设计大赛“三等奖”;参编案例《基层+全龄,让阅读妙“book”言》获国家开放大学办学体系优秀阅读推广案例一等奖。
韩慧玲是乌兰察布开放大学财务部门的业务骨干,多年来,她始终默默坚守在繁杂的财务工作岗位上,凭借耐心、细致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履行着岗位职责。在她看来,财务工作容不得丝毫马虎。在项目绩效自评工作中,她对照政策文件,逐条梳理指标;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监控环节,她更是严谨细致,反复核对每一笔收支,确保资金使用合规合理。面对复杂的财务数据和报表,她总能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迅速准确地完成各项任务,为学校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她常常为了核对一组数据,跑遍多个部门,查阅原始资料,正是这种看似“较真”的态度,使得她负责的绩效自评工作连续两年荣获市财政局“优秀”评价,助力单位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工作之余,她坚持提升自身专业能力,顺利通过高级会计师考试。她结合工作实际主持开展《政府会计制度对开放大学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的影响分析》课题研究,形成了上万字的研究报告。还在《财会学习》等知名期刊上发表了5篇专业论文,并且积极参加系统教学比赛,斩获诸多奖项。她以“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冲”的行动力,充分展现出基层教育工作者的担当与奉献精神。

贺慧超
包头开放大学
贺慧超,女,汉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开放大学包头分校金融学讲师。曾获校级“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金融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贺慧超常以此话勉励自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深知“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须有一潭活水”的道理。鉴于金融学知识更新迅速、实践性强的特性,她主动与行业前沿接轨,每年对教学案例库进行更新,更新比例达30%以上,还将“区块链”“绿色信贷”等热点内容融入课程中。为解决线上教学互动方面的难题,她创新性地设计了“金融情景模拟”教学方法,带领学生开展“云调研”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等教学活动,以“数据可视化”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她所教授的课程通过率高,学生反馈良好。在《金融学》课程里,她引入“红色金融史”思政教学方案,借助“井冈山造币厂”“人民币国际化”等案例,引导学生体悟金融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建立“班级成长档案”,帮助有辍学风险的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主动为贫困生申报补助,助力他们完成学业,所带班级的毕业率已达95%。入职四年的贺慧超,她严于律己,虚心请教,主动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尽管从教时间不长,但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以及对学校发展的密切关注,赢得了学校师生的一致认可。

李艳平
鄂尔多斯开放大学
李艳平,女,汉族,内蒙古开放大学鄂尔多斯分校教务处骨干,档案管理专业中级馆员。曾获校级“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自2009年入职鄂尔多斯开放大学以来,李艳平始终秉持“将平凡之事做扎实、把分内之事做到位”的准则,扎根开放教育工作十余年。作为教务处骨干,她身兼数职却能从容应对,从不懈怠。在教务全流程工作中,她认真负责,密切关注微观细节。在整理学生各类学籍异动资料归档时,她确保资料查阅便捷、有章可循。从实时追踪在籍学生转学、休学等异动状况,到毕业生资格审核、证书信息校验与发放,哪怕只是姓名用字的一处差别、一组身份证号码的细微出入,她都能及时察觉并予以纠正,筑牢学籍管理“安全防线”。同时,她还兼任多个班级的班主任。面对学生考勤统计、学业进度、论文指导等工作,她始终耐心细致,常常利用午休、晚间等休息时间为学员答疑解惑、详尽回应。十余年来,她在重复的流程中坚守每一道关卡,在琐碎的事务中沉淀每一份用心。她以“钉钉子”般的坚韧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用温暖贴心的服务照亮学员的求学之路。

李晓霞
锡林郭勒盟开放大学
李晓霞,女,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开放大学锡林郭勒盟分校招生科副科长,副研究馆员。她曾荣获内蒙古开放大学“优秀班主任”“青年学术新秀”称号,斩获全区开放大学系统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微课大赛二等奖。
李晓霞本科毕业之后,因心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入职锡林郭勒盟开放大学。她凭借自身的爱心与责任心,积极投身招生一线工作。整理资料、核对数据、准备宣传材料,这便是她十几年来始终不变的日常工作。作为开放大学的招生工作者,她深知每一个咨询电话背后,都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每一份报名表上,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梦想。所以,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计得失、默默奉献,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招生先进个人”。工作中,最让她牵挂的始终是那些特殊困难群体。她为残疾青年量身定制了“居家学习 + 送教上门”的学习方案,帮助他们克服身体障碍,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我价值。她的努力不仅让残疾青年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更激发了他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针对农民工群体,她创新性地推出了“工地招生”服务。她积极主动地与建筑工地取得联系,借助工友们的休息时间开展招生宣讲活动。曾有一次宣讲结束之后,20多位农民工报名参加了“农民工求学圆梦”项目。招生工作之余,她坚持学习、注重自我提升,长期坚守教学一线,并且结合自身专业特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她将持续坚守开放教育工作的这片热土,于平凡的岗位之上践行开放大学“敬学广惠 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宣传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