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内蒙古的重点工作任务有哪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
2023年1月中旬,内蒙古两会顺利召开,内蒙古开放大学的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收听收看自治区两会盛况,了解了我区过去5年的发展成绩,展望了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为我们今后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内蒙古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党和国家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内蒙古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快建设“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五大任务相辅相成,是党和国家为内蒙古确立的战略定位,是内蒙古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性抓手。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内蒙古开放大学将举全校之力推动“五大任务”落地见效。
加强党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各项工作。
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内蒙古开放大学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和阵地,明确的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使广大教师热心教书育人,潜心教学科研,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才能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培养出具有家国情怀、集体精神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
以人才培养促进科技创新,以教育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内蒙古开放大学系统作为内蒙古重要的教育资源,承担着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责任,是内蒙古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中,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分工协作”的方针,充分发挥各级电大的积极性,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在新的战略转型期,增强系统的凝聚力和办学实力,“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不断提高教学和管理质量,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教育需求和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重点问题为导向,推进科研工作。
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适应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和特殊人群教育的重点问题,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项目为抓手,助力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
积极推进“一嘎查村(社区)班子一名大学生”学历培养计划、村干部学历提升项目、城乡社区教育公益项目,促进城乡基层管理人才综合素质提升,促进社区(村)治理科学化;开展党建进社区、普法进社区、传统文化进社区、金融知识进社区、民族团结进社区等丰富的活动,丰富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农牧民工、就业困难群体、退役军人、乡村振兴人才等进行送教;继续建设“开大书屋”,将各类优质书籍批量送到有需求的群众身边。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继续开展内蒙古终身教育网运营推广,促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全区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学点试点建设,推动盟市级、旗县级、村镇级终身教育开展。
做好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就业能力提升。
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学校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担特教使命,汇聚教育强国的合力;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聚焦热点难点,挖掘人才培养的潜力,提升精准服务的效力。致力于维护残疾人的教育公平与正义,致力于提高特殊青年的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质,助力残疾人成为社会与文明的同行者。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命线,是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必由之路。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广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开展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校园文化。
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
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方面,紧盯消防、建筑施工、燃气、交通、大型活动安全等重点问题,提升工作专业性,细化工作方案,做好安全教育,明确检查督查措施,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阳和启蛰,品物皆春”,内蒙古开放大学唯有满怀希望和梦想,以时不我待、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才有未来可期的美妙图景。
(学院党总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