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

群星闪耀开大人|育人之星---周玉霞: 执青春之笔,在基层书写奋斗

时间:2023-11-03  点击:    来源:


周玉霞,女,蒙古族,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现任乌兰察布市广播电视大学察右中旗工作站思政课教师。曾获乌兰察布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乌兰察布市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师”及察右中旗“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2年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的周玉霞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姑娘,从小生活在大兴安岭臂弯中的她,养成了开阔的胸襟和直爽的性格。她立下志向:长大后要去更加广阔的平台施展才干,成就一番激情的青春事业。



旗里来了研究生 基层扎根为人民

马克思说: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这条真理在周玉霞的个人发展中得到了印证。学习过程虽有坎坷但总能被她化解克服,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被保送至本校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司法所工作的她,总觉得心里没那么踏实。“我想和群众挨得再近一些,想做更贴近专业的工作。”周玉霞解释道“只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也会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后来,她经过不懈努力,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来到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党校工作,同时成为电大工作站的思政课教师她认真地说道:“双重责任在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人民教师身份的认同感。”

教学中她不断精进专业知识、提升教学技能通过一次次练习,一遍遍打磨,不断提升自身授课水平积极参加系统教学技能比赛,通过以赛促教的方式见贤思齐,更加清晰地找到了进步方向。除此之外,为了能更加贴近学生,她还自学西部地区方言,课下用心用情去感受学生心中所想所盼,把高深的理论用接地气的话语讲活讲透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

跨越一千二百公里 因热爱相守在这里

周玉霞出生在东北部,工作在西北部,虽然同在内蒙古地区,两地却相距1200多公里。同学朋友不是回到家乡安逸的工作就是选择去大城市打拼,只有她背井离乡却依然扎根基层,从事着朴实的基层教育事业。“只要能从事我热爱的教育事业,哪里都是我的课堂。而且父母也十分支持我的决定,他们是心中有大爱的人,这让我更加义无反顾地奔赴梦想!”周玉霞坚定地说道。谈到克服工作生活中的不便时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不怕辛苦,践行初心、勇担使命是我必须做到的事情。”

她深入苏木乡镇、社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积极探索理论宣讲的新路径,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创新理论走进基层、深入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田间地头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彰显巾帼“她”力量  民族团结“花”绽放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周玉霞作为一名新时代党务工作者,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转化成为投身基层“五强”党支部建设的实践工作。她在教书育人上不断探索,在课程思政比赛中开拓创新在抗疫紧要关头志愿服务,在社会和家庭中主动担当。她谨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中,勇担巾帼使命。

她主动深入社区乡村宣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她走进学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讲座;她引导基层各族师生加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她利用电话、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将推行国家统编教材的科学性与必要性向亲朋好友耐心讲解。她身体力行地参与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工作中来,持续不断地发挥着巾帼力量。

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广大一线青年工作者,执笔青春,在基层书写奋斗!他们保持初心,锤炼过硬本领;他们坚定信念,留下拼搏足迹。他们在新征程上走出靓丽青春、精彩人生的坚定步伐!


党委宣传部 供稿


上一条:群星闪耀开大人|美德之星---徐乃超: 青春之花在卫国戍边中绽放

下一条:群星闪耀开大人|育人之星---孔寅琴 : 漫漫从教路,拳拳育人心